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投诉“有人倾倒工业废水”查处重大危废偷排环境违法案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5  来源:恩施州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9
核心提示:3月27日,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利川市分局接匿名投诉电话,反映有人倾倒工业废水,执法人员历时半月对线索进行摸排蹲守,查明工业废
       3月27日,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利川市分局接匿名投诉电话,反映“有人倾倒工业废水”,执法人员历时半月对线索进行摸排蹲守,查明工业废水来源于该市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经查,该公司存在擅自改变工艺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投入生产及偷排危险废物系列环境违法行为。期间,利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工作人员风雨无阻蹲守、不屈不挠取证、团结一心办案,展现了政治强、作风硬、本领高的环保铁军精神。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一线环保执法工作人员!

政治强,听指挥,团结一心办案

4月10日晚10点,利川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工作群出现一条紧急通知,“明日将开展突击执法检查,请全体队员早上7点准时待命!”次日清晨,7名执法工作人员准时在办公室集合,去哪里、怎么去、带什么、做什么……面面相觑,无人知晓,安静严肃的待命更为此次突击检查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滴答滴答,屋内挂钟有节奏的声响让人有着不耐烦的追寻,半小时过去了,大家正纳闷突击检查是否取消,副大队长朱军推门而入,朝向众人说到“带齐所有现场执法装备,驾私车跟队出发!”10分钟后,一行8人顺利到达该市郊区一处废弃厂坝,坝内已有2位民警等候,朱军将执法人员分为2队,命令第二队人员就地待命,留下一句“守株待兔”便不再多言,自领一队出走。8点、9点、10点,第二队人员心急如焚,随后,对讲机传来喊话:“今天主要是检验大家的应急反应能力,各组表现较好,演练结束,原路返回,此次演练请大家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打听、讨论、外传,收队!”

4月16日上午8点,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两队执法人员坐执法车依导航穿过主城街区,进入一条泥泞小路,再次来到废弃厂坝,远远看到一辆黄色槽罐车停在山崖下,

一男子正将槽罐车内散发出浓烈酸臭味且黑糊糊的不明液体排入山崖边土坑内。此时,大雨倾盆而至,全副武装的两队人马快速冲入现场,控制住该男子,并立即关闭槽罐车阀门,此时,土坑内约 50 平米的黄黑水面还在不断的冒着气泡。男子被客气请上执法车后,执法队一队人员向他出示了执法证件并展开询问,二队人员继续冒雨作现场察勘及取样封装工作,我这个临时“战地记者”负责摄影,在旁听执法讯问的过程中,终于慢慢理清了事件的经过。

作风硬,能吃苦,风雨无阻蹲守

 

原来,早在3月27日,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利川市分局便已接到群众举报——市郊区一废弃厂坝内有人恶意倾倒黑臭废水。接诉后,该局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核实,发现确有一处污水塘,且有明显黑臭废水倾倒痕迹,但何时、何人倾倒,黑臭废水来源等一无所知,唯一能确认的是这不是来自于山水,也并非周围农地的灌溉粪水,废水的来源一定非同寻常。

 

为避免打草惊蛇,经过简单的人员筛选后,该局成立起一支由朱军同志领队的保密四人小分队,由小分队对污水塘定点蹲守以查明污水来源。3月28日起,小分队开始轮流到污水塘附近蹲守,但当日一无所获,还饿了一整天,随后,执法人员轮流带着面包上了山,从早上8点守到下午6点,第二天、第三天,连续6天倾倒点都没有见到任何人和车辆!4月4日,蹲守结束,仍未见任何可疑对象,小分队不甘心,顾不上回家吃晚饭,决定在倾倒点周边及沿线大街小巷开展寻访,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晚上7点到9点发现一黄色槽罐车进出该区域4次。槽罐车走后,小分队前往倾倒点检查,附近并无粪水倾倒迹象,黄色槽罐车并不是到农地里倾倒粪水,多次进出的黄色槽罐车应该就是倾倒废水的可疑车辆!小分队兴奋不已,“好家伙,原来是不按时上下班!”。

小分队决意要亲抓现形,4月6日开始,分班轮守在倾倒点附近,摸清车主每天6点开始上工的出车规律。4月11日,抓现形计划落空,随后继续蹲守。4月14日,执法人员调整蹲守时间,带着无人机和干粮在倾倒点旁边的山崖上继续从早上6点开始守候直至晚8点。4月15日,第18天,早上7点半天刚亮,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那辆黄色槽罐车,只见那车晃晃悠悠地进入监视区,轻车熟路的连接好排污管,短短5分钟就将一车污水排入了土坑内,来来回回倒了8趟!槽罐车离开之际,执法人员一路跟踪,从山崖下来追赶槽罐车,为抄近道,误入一片坟地,恰逢该处坟地搬迁,竟有一个被部分打开的黑色棺材遗落野外,荒郊山崖,红色招魂幡布、黑色纸钱灰烬,阴森至极,却都未能让执法人员追查的脚步减缓半步,最终确认污水出自附近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本领高,手段多,不屈不挠取证

 

被抓的黄色槽罐车车主,小学文化,有问必答。坦言别人帮自已注册了一个公司,实际上就自已一人,从事城市粪污类清理,多数时间仅接零工,去年与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清理应急池废水,工作时间不限,仅需保证公司应急池不满溢即可。为了不影响公司形象,他通常打早上班,4月4日因为走亲戚,所以晚上才去转运废水,4月11日接到公司通知,有领导检查,不能清运。队员们听到这个消息是既好气又好笑。
      更让人纳闷是这家生物制品公司去年才开业,各项手续齐备,生活废水完全可以通过城市管网排出,花钱雇人转运废水只可能是生产废水,但是这家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审批的生产工艺环节并无生产废水产生啊。那么司机究竟拉的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出公司外排放?事出反常必有妖!朱军一声令下“继续查!查个水落石出!”

带着巨大的疑惑,执法人员领着槽罐车车主开车直奔“案发第一现场”,槽罐车车主现场演示清吸应急池废水整个操作过程,公司负责人在执法人员前期收集的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应急池装的废水来自生产环节,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式的生产工艺发生了改变,执法人员针对其工艺改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该公司乙酸乙酯使用情况有约30吨损耗不知去向,经分析废水中可能含乙酸乙酯,废水中如果含有乙酸乙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便是有毒有害的!“你公司外废水含毒性物质吗?”“没有,没有,决对没有!”“那为什么要雇人外排?”“只是知道生产废水按要求是不能外排的”!一问一答中尽显负责人的“坦诚”和“智慧”!作为一个生产负责人,对生产环节用何原材料、什么时候加什么量、出产什么物质、有何附加产出是一清二楚的,他的刻意回避更加深了执法人员的怀疑。于是,在送样至检测公司时,执法人员向检测公司强调,常规检测外,一定要重点关注废水中是否含有乙酸乙酯。

调查紧锣密鼓进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书、企业视频监控、运输记录台账、运输支付凭证等一系列的现场勘察、调查笔录在4月16日下午6点完美收官。

4月18日,检测公司反馈因地方检测技术有限,不能做乙酸乙酯检测,于是执法人员在全省联系相关检测部门。4月22日,执法人员再次取样送往湖北省环科院开展乙酸乙酯开展针对性检测,5月8日,省环科院反馈正式检测报告。5月15日根据两份检测报告,报请湖北省环境保护领域专家库3位专家前往现场开展危废认定,经专家讨论,该废液系危险废物,类别为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废物代码为900-402-06。

经进一步调查核实,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2023年7月12日至2024年4月16日期间,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乙酸乙酯废液共计1986.04吨分期分批交由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公司直接倾倒在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的土坑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逃避监管方式倾倒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该公司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入刑认定情形。5月31日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利川市分局将此案正式移交利川市公安局,同日利川市公安局立案侦察。

后记

 

案件移交后,作为“战地记者”,我向副队长朱军问出我的疑惑:“朱队,这次的案子您有什么感想吗?”朱军回答道:“最深的一个感想就是,现在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越来越隐蔽了,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逃避环境监管,一是想通过与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老百姓签订不合理条约,让普通老百姓去承担倾倒污染物的责任,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二是会选择偏僻位置倾倒危险物,但群众的环保理念已日益提升,想要无人察觉无疑是自欺欺人。在全民环保的大趋势下,我相信我们的环保工作将会更顺利的开展,利川市的美丽生态也会再上新台阶!”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