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6个省级安监部门同时主动公开了危化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信息。
只有9个省级安监部门既公布了许可的生产危化品种类,也公布了年产量。
只有11个省级安监部门提供了危化品企业的精确地址。
只有12个省级安监部门按季度及时公布危化品企业信息。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刘春蕾打算在“危险地图”App中添加一项新元素——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这款App由环保NGO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上海青悦”)制作,旨在让公众看见身边的危险源,刘春蕾是其负责人。只有9个省级安监部门既公布了许可的生产危化品种类,也公布了年产量。
只有11个省级安监部门提供了危化品企业的精确地址。
只有12个省级安监部门按季度及时公布危化品企业信息。
依照法规,危化品企业信息应由安监部门主动公开。近3个月来,刘春蕾和同事频频查阅各省安监局网站,申请信息公开,却发现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
2016年1月21日,上海青悦发布《全国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公开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调研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19%同时主动公开了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信息和经营许可证信息,有9省上述信息都没有公开。
九省信息未公开
近年来,危化品行业安全事故频发。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险品与化工物流分会统计,2015年共发生50起事故,其中最严重的天津港爆炸造成165人遇难。除人员伤亡,事故还可能引发危化品泄漏、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哪些工厂有危险化学品?有什么类型的危化品?它在什么地方?”这是刘春蕾关心的问题。通过危化品企业一一汇总信息不太现实。遍查法规后,他发现:安监部门掌握危化品企业信息,且有义务公开。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发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化品登记工作。《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相关实施办法规定,发证机关应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取得许可证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而重庆、河北、内蒙古、吉林、甘肃、宁夏、湖南、广东、黑龙江等9省份(约29%)既没有公开危化品生产许可证信息,也没有公开经营许可证信息。上海青悦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了这些省份,但都无回复相关信息。媒体人士联系了上述9省份安监局,询问信息未公开的原因。截至发稿,除河北外,8省份安监局给出了答复。湖南、内蒙古等安监局工作人员称,经营许可证由地市级安监局核发并公开信息,省局不直接掌握数据。登录长沙、株洲、岳阳、包头、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6市安监局网站,只在长沙市网站上查询到按月公布的经营许可证信息,最近更新到2015年5月。广东省安监局法规处负责人表示,广东在2015年前已把危化品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各地市,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信息可在地市安监局网站上查询。登录广州、东莞、中山3市安监局网站,可以发现双证均已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