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更加符合现实要求,不但更为严格,也更为科学,尤其是新增的工况控制指标,将污染控制从末端前移到过程,是我国环境标准制订的积极探索。”参与新标制订的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王琪透露,同旧标相比,新标对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过程控制”和“风险控制”的理念,增加在垃圾焚烧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要求,扩大标准适用范围,填补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污水厂污泥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空白。
新标:堪媲美欧盟标准
记者了解到,垃圾焚烧新标对旧标中一些内容进行修改。而对于这些修改,此前业内就有一番争论。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涛坦承说,新标在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方面,汞、二噁英和欧盟标准一致,其他如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虽比2001年版国标严格,但与欧盟标准相比仍有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运行控制方面,新标有的要求甚至更为严格,如规定焚烧炉启动时炉内温度应升至850℃后才能投入生活垃圾,并在4小时内达到稳定工况,欧盟标准对此则未有规定。
其中,提高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无疑是“亲民”的一大亮点。众所周知,在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等致癌物质的排放,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此次新标更是向欧盟现行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看齐,比旧标准收严了10倍。芜湖生态中心固废项目负责人岳彩绚认为,新标收紧了烟气中各项污染物的限值,最显著的是将二噁英类污染物的限值,从每立方米1.0纳克的测定均值改为每立方米0.1纳克,这的确与现行欧盟标准一致。
不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指出,在制订各污染物具体限值时,应根据我国国情和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做出适当规定,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不宜过分强调跟欧盟看齐。其实,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欧盟标准也并非完全一致。
“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废物含量较高,其中氯含量要大大高于欧洲国家的生活垃圾,所以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对氯化氢的限值作了适当调整。但是由于小时均值采用相同的指标,所以总体上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王琪说,新标有关二氧化硫的小时均值采用了每立方米100毫克,比欧盟的半小时均值每立方米200毫克要严得多。
徐海云指出,总体上新标与欧盟标准接近,但在具体执行上还存在明显区别。如欧盟标准采用的是半小时均值与日均值,我国实际执行中的日常监督性监测往往采用小时均值。因此,新标采用的小时均值与日均值并不能与欧盟标准直接比较。
新标实施情况或不容乐观
“十二五”期间,我国增加了近100座垃圾焚烧厂,而在“十三五”期间,业内人士也表示会是另一个垃圾焚烧厂建设的高峰。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益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可能会超过1000座,而目前只完成了1/5。从短期来看,未来5年内,增加300~400座垃圾焚烧厂是大概率事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垃圾焚烧厂是否能真正达到新标,是未来运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今年1月1日,新标即将落地前,芜湖生态中心开展抽样排查,此次排查以企业自动监测公布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数据为主。通过对浙江省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平台、山东省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平台公布的两省34座生活垃圾焚烧厂12月1日~12月22日的指标数据和新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却不容乐观。
以浙江省为例,岳彩绚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透露,浙江省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共有3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列,这其中,22座垃圾焚烧厂污染物频超新标准,3座无在线监测数据;22座超新标的企业中有19座烟尘超新标,11座二氧化硫超新标,12座氮氧化物超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