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固废、危废行业深度梳理:盈利模式、财务处理、行业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2  来源:海通证券  浏览次数:722
核心提示:危废处置产能不足,价格稳步上升,预计17-20年市场空间超2000亿。危废处置产能紧缺,2015年核准处置规模仅982.4万吨/年。近年来,危废处置价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目前平均价格在2500元/吨左右。假设未来几年危废产生量保持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12%的增速,保守估计处置率为35%,我们预计2017-2020处置市场空间总计2086亿元。
 1.垃圾无害化处理缺口大,“十三五”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

1.1城镇化继续推进,垃圾处理缺口巨大

我国城镇垃圾产量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22%,到2015年末为56.1%,年均增加1.3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根据OECD数据,2012年我国垃圾清运量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位,且遥遥领先于后面的俄罗斯、巴西、德国等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年我国垃圾清运量为1.35亿吨,2015年为1.91亿吨,CAGR为3.27%。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缺口巨大。以人均垃圾产生量1.2kg/日来计算,2015年我国城镇垃圾生产总量为3.38亿吨,而2015年我国垃圾清运量为1.91亿吨,对应缺口巨大。另一方面,从清运量看,2015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8亿吨,无害化处理率为94.1%,对应全国无害化处理总缺口为1129万吨,分省区来看,缺口最大的有广东(196万吨)、北京(168万吨)、黑龙江(114万吨)、甘肃(94万吨)。2006-2015年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缺口累计超过3.6亿吨。

我国56.1%的城镇化率依然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下,预计未来城镇人口将保持稳步增长,假设“十三五”期间垃圾清运量每年保持3.27%的增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则“十三五”期间垃圾无害化处理缺口5300万吨,垃圾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2长期看,焚烧将成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卫生填埋处理占主导地位,长期看焚烧处理优势明显、增速较快。常见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其中,我国垃圾焚烧处理量占比从2006年的14.45%上升到2015年的34.28%,2015年焚烧处理量为6176万吨,处理能力为21.9万吨/日(约8000万吨/年);卫生填埋占比从2006年的81.4%下降到2015年的63.75%,2015年处理量为11483万吨,处理能力为34.4万吨/日(约12600万吨/年),而近年高温堆肥处理量极少,2015年仅为354万吨。垃圾焚烧与填埋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程度更高:①减量缩容:在垃圾经过焚烧后,一般可减重80%,减容90%以上,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②资源再利用:按热值比较,每吨生活垃圾约相当于0.2-0.25吨标准煤,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相当可观;③污染弱:垃圾焚烧主要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因而垃圾焚烧成为近年来国家推崇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99.3亿元;到2020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城市达到95%以上;2015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23.52万吨/日(注:国家统计局数据为21.91万吨/日),计划2020年提高到59.14万吨/日,占总处理能力(110.49万吨/日)的比例达到54%。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