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固废、危废行业深度梳理:盈利模式、财务处理、行业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2  来源:海通证券  浏览次数:722

3.危废产生量大,危废处置市场空间广

3.1危废产生量大,每年实际产生量可能超亿吨

危废是指列入国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由国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认定为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的废弃物。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废分为46大类别,共479种,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工业危废、医疗危废和其他危废。

工业危废是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具体危废类型包括废碱、废酸、石棉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废矿物油等,从上游行业看,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

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综合利用处置率有待提高。根据环境统计年报数据,2015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976万吨,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1.22%,过去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综合利用量为2050万吨,综合利用率52%;处置量1174万吨,处置率30%;贮存量810.3万吨(含前期);危废综合利用处置率约为82%。

另一方面,我国危废的实际产生量可能远远高于环境统计年报的统计数据,很多危废产生量未进入国家统计口径。根据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全国工业危废产量为4573.69万吨,已远超2015年环境统计年报的值。根据国外经验,危废产生量占固废的比重基本都在4%以上,英国更是达到10%,参考日本、韩国的数据,假设中国危废实际产生量占固废比重为4%,基于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我国2015年工业危废产生量大约为1.3亿吨,尚有约9000万吨的工业危废没有被纳入统计口径,差异主要来自于危废产生企业对危废的少报瞒报,部分危废流向没有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处置。若以危废实际产生量来看,目前危废的有效综合利用处置处置率还非常低,提升空间大。

3.2行业格局分散,上市公司加速跑马圈地

我国政府对危废处理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这一方面能够保证从事危废处理业务的公司基本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从而保障危废无害化处理的效率,减少处理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实行许可证制度会限制新进企业数量,限制全国危废综合利用和处置总量。

我国危废综合利用与处置行业格局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2015年全国危废许可证(含医疗危废)数量为2034个,较前一年增加113个,其中江苏省颁发的危废许可证数量为327个,数量上排名第一,湖南、广东分列二、三位,数量在150个左右,浙江、山东也超过100个。截止到2015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经营规模达到5263万吨/年,其中核准利用规模为4155.1万吨/年,核准处置规模为982.4万吨/年,平均每个许可证仅对应2.59万吨/年的利用和处置能力。根据2008年环保部公布的危废处置名单,当时全国1500多家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中,处理能力达到1000吨/日的企业仅占0.3%,目前行业格局没有太大变化。

从实际利用处置情况来看(持有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利用、贮存及处置危险废物的实际数量,不包括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的量),2015年危险废物实际经营规模为1536万吨,其中,实际利用量为1096.8万吨,实际处置量为426.0万吨。

东江环保龙头地位显著。截止2016年底,东江环保已拥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46大类中的44类危废经营资质,仅次于威立雅中国,公司危废利用和处置资质近150万吨/年(其中无害化处置资质达到72万吨/年),远远高于威立雅中国,另根据公司规划,预计到2020年总产能将达到350万吨(其中无害化产能达到200万吨),增长空间可观。

高能环境、雪浪环境、瀚蓝环境等A股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危废领域布局。高能环境通过增资、股权收购控股了新德环保和靖远宏达,投资新设菏泽高能洪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截止16年底,危废处理处置牌照量已达到22.66万吨;雪浪环境通过收购无锡工废、增资江苏汇丰进军危废行业,截止16年底危废处理处置资质7万吨/年,此外公司已完成对上海长盈(产能拟扩至5万吨)20%股权的收购,并拟收购凌霜固废(3万吨/年)。瀚蓝环境通过联手国际巨头瑞曼迪斯展开在危废领域的布局,此外公司与凯程环保签署框架协议,拟收购威辰环境70%股权,目前威辰环境相关资质尚在办理中,目前尚未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待取得资质,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承接凯程环保22万吨/年的处理处置资质。

3.3盈利模式: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危废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是工业危废最主要的处理方式,2015年危废综合利用量达到2050万吨,占危废产生量比重为51.6%,危废无害化处置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危废处理方式,近年来处置规模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2015年达到1174万吨,占危废产生量的比重为29.5%。

危废综合利用业务的盈利模式为赚取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收入。危废处理企业向上游企业付费回收具有资源化再利用价值的废物(如含铜、镍、锡等金属的废物),并将废物中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质转化为资源化产品进行销售。如东江环保2017年拟通过定增募投的江西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项目(资源化利用部分),其主要建设内容为废线路板处理车间、含铜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含锌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废酸综合回收车间、含镍含铬废物综合利用车间,建成后处理规模为28万吨/年,产物为相关铜盐、镍盐、镉盐等资源化产品。

危废无害化处置业务的盈利模式是赚取危废处理费。危废处理企业向工业废物生产者收取处置费,收集其产生的工业危废,对危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及最终处置,具体处置方式有焚烧、物化、填埋等。如东江环保2017年拟通过定增募投的福建绿洲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其建设内容包括年焚烧处置能力2万吨/年的回转窑装置、年物化处理危险废物2万吨的装置和安全填埋2万吨的装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综合处理各类危险废物共计6万吨。

3.4危废处置产能不足,市场空间广阔

危废处置价格稳步上升,市场空间巨大。从核准经营规模看,危废处置产能紧缺,2015年核准处置规模仅982.4万吨/年。近年来,危废处置价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以行业内某领先企业为例,2013年,其危废处置业务平均价格为1500元/吨左右,2016年则上升至2500元/吨左右。以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数据为基础,假设未来几年危废产生量保持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12%的增速,保守估计处置率为35%,单位处置成本为2500元/吨,则预计2020年危废处置市场为613亿元,2017-2020处置市场空间总计2086亿元。考虑到还有大量的危废没有进入国家统计口径,若将这些量考虑在内,市场空间还将提升2-3倍。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