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利用专业化的医疗废物处置设备,并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医疗废物量身定制条码,保证医疗废物的全程规范化管理。
对接专业医疗废物焚烧线,将污染降到最低
以前,贵阳市的医疗废物都是用传统的方式烧毁。自2010年贵州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成立后,引进了两条专业的医疗废物生产线,分别为焚烧线和蒸煮线,对不同的医疗废物进行区分处理。据介绍,该处置中心每天可处理医疗废物27吨,每天对贵阳市辖内的三县一市七区的2700多家进行医疗废物的收取。
为了保证医疗废物在24小时内收取并烧毁,该中心的工人采取24小时轮班制,对辖区内的医疗废物进行收取。工人们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遇上去开阳等远的地方,每天的来回车程都要400公里。
为医疗废物定制条码,实行跟踪式管理
为了保证每一袋医疗废物有据可循,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医疗废物“条码式管理”的办法,在医疗废物封装时,即为该医疗废物贴上专属的“身份证”,避免医疗废物在回收运输过程中出现遗失。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负责处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会通过智能称重终端对医疗废物进行称重,然后在移动终端与当班护士共同完成签名确认后,一张附带二维码的信息贴纸便当场打出,粘贴在医疗废品的收集袋上。信息条贴上去的那一刻,这袋医疗废物就有了专属“身份证”,不管到哪个环节,它的出处、重量、类型以及创建时间都可追踪溯源。
自从2018年2月1日对医疗废物实行条码管理以来,医疗废物处理流向就变得透明公开,有迹可循。
疫情期间,设置疫情废物专线运输通道
自新冠肺炎情发生以来,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设置了疫情废物及发热门诊废物专线运输通道,由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员工组成“党员突击队”,及时对疫情期间医疗废物进行专线收取。
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负责人刘志春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规范,该中心增设5条专线收取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并对工作人员开展了统一培训,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