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广州增城深入开展涉水污染源防治 三年排查整治案件逾6万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2  来源:央视  浏览次数:272
核心提示:广州增城深入开展涉水污染源防治 三年排查整治案件逾6万宗
报名中! 2021危险废物全过程污染控制大会  5月21-23日  浙江·杭州

      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为进一步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今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继续以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按照“一二三四五”原则,全类型、全覆盖深入实施涉水污染源头减污、源头治污,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不断提升群众治水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国家检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国考大墩断面、增江口断面水质实现达标。

  据了解,在广州市河长办的统一指导部署下,增城区制定了“一二三四五”原则,采取“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挂图作战模式,逐个整治、逐个消灭涉水污染源,推动全区水环境固本强基,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三年来全区排查整治各类涉水污染源60956宗,已办结60231宗,办结率为98.81%。

  其中,“一”是指“统一部署”,即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联防联治,各镇街总河长、副总河长负领导责任;“二”是指“两全”,即对工业企业(含工业园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贸市场、餐饮等污染源,实行全类型污染源全覆盖排查整治;“三”是指“三可”,即开展集中区域、集中队伍、集中时间的排查整治行动,汇总、制作全类型污染源台账,形成可追诉、可倒查、可问责的工作机制;“四”是指“四有”,即建立健全有台账、有分工、有问责机制、有长效机制的工作模式;“五”是指“五不放过”,即生产污水排放不查清不放过、生活污水排放不查清不放过、雨水排放设施不查清不放过、污染物去向不查清不放过、证照不查清不放过。

△2021年4月14日,永宁街对蒌元村的废品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当天共检查整治场所12间,限期整改11间,扣押物1车次。△2021年4月14日,永宁街对蒌元村的废品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当天共检查整治场所12间,限期整改11间,扣押物1车次。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广州增城全面压实“三级河长+13个职能部门+13个镇街”的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涉水污染防治工作中。

  此外,为了扎实推进涉水污染源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增城区以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将污染源防治工作纳入增城各级河长履职的重要一环,作为全区各级河长考核和任用提拔依据,同时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根据“以河找人”“问题导向”的原则,对东江北干流、增江一级支流中的劣V类和不达标支流的镇村级河长,由区级河长或区河长办进行谈话提醒;对谈话提醒后仍持续不达标、无明显改善的支流镇村级河长,按有关规定移交区纪委监委进行责任追究。

  在污染源查控突击攻坚行动中,广州市增城区重点对居住社区未达标排放、工业企业(含工业园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贸市场、餐饮业、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险废物)、洗车及修车业、在建工地、垃圾收集压缩中转等环卫设施、合流渠箱截污闸门等设施、磷污染等13类污染源实现全类型全覆盖排查整治,形成全面的整治任务台账。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增城区水网纵横,河流流域面积广,管理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的力度和效率,增城积极探索“智慧治水”方式,充分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科技手段,利用好“三个平台”,推动源头减污由“水”向“岸”延伸。

  一方面,增城将网格长、网格员队伍充实到治水工作中,积极通过“广州河长”APP上报各类污染源,推动治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区河长办在“增城河长”维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有奖举报”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对涉水污染源线索进行举报,形成了对原有网格化治水的一种有效补充,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广州市增城区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集中力量,查漏补缺、巩固成效,深化涉水污染源查控工作。(总台记者 王志达)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