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何巧女已久不在东方园林(002310.SZ)露面,迫于资金压力,她出让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位置已近一年,并卸下除股东之外的所有身份。进入今年7月,两条有关她的信息引人警觉,她名下的部分股票,因与两家券商的质押融资没有及时还款,先后被冻结。此时,上市公司在国资控股的新局面下,仍在努力修复创伤。若何巧女的股票质押盘又被债务打翻,上市公司在控股权层面刚刚建立的新秩序是否会因此动摇?记者观察,入局者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以下简称“朝阳国资”)仍在依赖表决权,没有成为第一大股东,增持并未发生,而上市公司的债务已渐次将其捆绑。出局者何巧女也并未停下脚步,当前,她名下的公司正在全国多个城市招兵买马,在多个领域攻城略地。 仍为第一大股东质押盘风险暴露 2018年10月18日,一份盖有政府某主管部门公章的函件在业界流传。记者曾就这份文件的真实性与东方园林方面确认,确为真实。函件内容为,主管部门建议23家金融机构从大局出发,给东方园林的控股股东时间,建议暂不采取强制平仓、冻结股份的措施。 上述时间点,东方园林的控股股东正是何巧女。在上述函件发出之前的两个月,东方园林股价暴跌。为狙击这场风暴,2018年8月27日、28日,何巧女仅在两天之内就做了10次股票质押交易,其中8次为补仓,这些紧急补仓动作涉及7家金融机构。 此时,上市公司尚有多笔债券仍在市场流通,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居高不下,而整个宏观市场正在紧信用、降杠杆。为防止控股股东的风险向上市公司传导,在主管部门的支持、金融机构的配合以及相关方的努力下,何巧女及上市公司开始全力自救:增持、向债权人争取融资延期、债转股、向境内外发行期限不等的债券,等等。其中,引入新股东——朝阳国资,成为最关键动作,此举一下子稳定了正在离散的市场信心。 2018年12月6日,朝阳国资以旗下平台——北京市盈润汇民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盈润汇民”)出资10.14亿元,收购何巧女与其丈夫合计持有的5%持股。2019年8月2日,朝阳国资以旗下另一个平台——北京朝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7.92亿元,再次收购何巧女5%持股,以及她与其丈夫共同持有的16.8%持股的表决权。 也就是说,在一年间,朝阳国资先后共动用超过18亿元现金,从何巧女夫妇手中共买下10%的股权,及另外16.8%的表决权,合计控制上市公司26.8%的表决权,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完成上述交易后,何巧女持有上市公司33.39%的股份,仍为第一大股东,其夫唐凯持有5.74%的股份,夫妇合计掌握的表决权仅为22.3%。 据统计,截至当前,何巧女手中99.92%的股份仍处于质押状态,唐凯手中持股质押比例更高达99.95%。 2020年6月22日、7月2日、3日,上述质押盘的风险再次溢出,何巧女与安信证券、平安证券开展的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因何巧女未能及时还款,而遭这两家券商启动违约处置流程,在上述3个交易日对3批股票进行强制平仓。 7月7日,上市公司再次披露,何巧女与华创证券开展的2笔股票质押融资也没有及时还款,华创证券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将何巧女持有的7.5%的股份冻结。13日,有关何巧女又一笔违约出现,她与中信证券开展股票质押融资,但未能履行还款义务,后者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将何巧女持有3.04%的股份冻结。 正在全国招兵买马 自出让实际控制人的位置后,何巧女亦卸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不过,在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子公司仍保留着职务。如,工商资料显示,她在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园林集团文旅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亿元)、上海普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仍在担任董事长之职;在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东方园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仍在担任执行董事等。 上市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何巧女确实已辞去在上市公司的职务,并且双方之间的借款、担保关系已全部了结。2018年12月,在获得朝阳国资10.14亿元股权转让款后,何巧女将其中的9亿元借给上市公司,这笔债务已于2019年12月27日结清。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104号楼是上市公司的办公所在地,也是何巧女当前名下最重要的资产——北京东方园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控股”)的办公所在地。多方信源显示,何巧女大概率仍在这栋楼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