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医药、化工等工业企业少,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等行业中小企业多,危废主要涉及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实验室废物等常见危废类别,存在产生量少、分布不集中等问题,单个企业每次转移处置费用较高、性价比较低。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创新开展“拼单式”收集、“一站式”帮扶、“穿透式”监管,重构小微企业危废收运体系,切实消除危废处置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畅通服务发展“最后一公里”。
一是“拼单式”收集,破解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堵点”。安丘市现有407家危废年产生量在10吨以下的小微企业,占全市产废企业的91%以上。针对危废收集难、转运慢、成本高等问题,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经多次实地调研与分析研判,创新推出并试行“拼单式”危废转运处置模式。即依托现有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点,遵循“自愿报名、自行组团、自主选择”原则,选定一家有资质的第三方危废收运单位。收运单位按约定时间,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置“拼单”企业的危废,实现“多家产废、一家收处”。该模式有效降低了产废单位运营成本,提升了收运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的危废处置难题。目前,安丘市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点已经覆盖全市小微企业、实验室等产废单位,形成了“中心辐射+网格覆盖”的收集网络,实现危废“集中收集、规范转运、安全处置”。今年以来,累计收集转运危废150余吨,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危废贮存压力,降低了环境风险隐患。
二是“一站式”帮扶,规范小微企业危废管理“难点”。针对小微企业危废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创新实施“环保秘书”入企业、“三帮”理念助发展活动,组织环保专家、业务骨干现场查看企业产污环节、应急措施、危废场所、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情况,科学会诊、全面评估、靶向施治,实现“只查一次、一次查全、全面体检”,防止“带病运行”。同时,鼓励收运单位提供“环保管家”延伸服务,从危废分类、标识张贴、台账记录到仓库建设、系统申报等环节全程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管理。目前,已为1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帮扶,协助完成危废管理计划申报、电子联单运行等工作,大幅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实现监管部门、收集单位、产废企业三方协同共治。初步估算,每家小微企业可节省管理成本2000多元、危废转移成本3000多元,预计安丘市407家产废小微企业能节省成本200多万元。
三是“穿透式”监管,防范小微企业环境安全“痛点”。坚持“监管是最好的服务,服务是为了更好地监管”理念,做到全地域覆盖行政边界、全链条打通业务风险、全过程追踪时间变量、全要素管控规范核心,实现“底数清、情况明、监管到位”。一方面,强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打造全周期、智能化、闭环式信息化平台,将120多家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单位、400多家涉危废产生单位、27家医疗机构、6家污泥处置到位、248处重点场所等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今年双随机抽查企业126家,整改问题56个,查处行政处罚案件15件,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线索1件。另一方面,强化规范化评估管理,对照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30项内容,对辖区内涉危废企业进行全覆盖考核评估,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目前,已完成规范化评估5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