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处理25万吨含铁锌尘泥综合利用项目

永钢集团办公楼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钢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始创于1984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以金融贸易、建筑建材、装备制造、循环经济、新能源等多元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拥有员工13000余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220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钢集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发生产的普、优、特钢产品国内销往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外销往1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参与了港珠澳大桥、“迪拜眼”摩天轮、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等多个世界知名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获工信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认定,被国家节能中心评为“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2012年以来,累计缴纳税款达138亿元,解决就业1万余人次,并积极助力永联村乡村振兴,参与脱贫攻坚、拥军优属、民族宗教、无偿献血等工作,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等荣誉。
永攀高峰,百炼成钢。“十四五”期间,永钢集团将着力推进“产业”“人才”“管理”“品牌”升级,打造一家跨领域、跨区域,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 项目概况
钢铁冶炼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铁锌尘泥。为实现冶金尘泥无害化和铁锌固废资源化,消除氯离子、碱金属等有害物,回收利用铁、锌等有价资源,永钢集团总投资3.41亿元,占地95亩,建成了年处理25万吨含铁锌尘泥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于2019年6月8日开工建设,2020年8月18日正式投产。设计年处理含铁锌尘泥25万吨,处理种类包括烧结机头灰、高炉布袋灰、炼钢除尘灰、电炉除尘灰以及炼钢污泥等。
■ 技术特点
为解决传统转底炉工艺处理高氯粉尘易导致烟道堵塞、设备腐蚀等问题,永钢集团创新性地提出高氯尘泥预处理概念,利用水洗工序对高氯的烧结机头灰和高炉布袋灰进行溶解、净化、蒸发提盐,水洗后高炉布袋灰供转底炉处理,富铁料返回烧结使用,副产品氯化钾、氯化钠对外开展销售;转底炉生产的DRI球团直接供炼铁和炼钢使用、DRI粉送烧结配料、氧化锌粉作为副产品直接对外销售,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
此项目所采用的转底炉工艺具有成本低、原燃料灵活、生产节奏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国内首条装备全国产化的转底炉生产线;能源消耗、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设备运转率等指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并采用UWB、蓝牙、无线定位等技术,实现人员、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管控,确保安全可控。
■ 项目优势
此项目环境管理水平位居行业前列。其中,全区域有组织排放口均设置颗粒物浓度自动检测系统,烟气排放达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标准。粉料运输采用罐车通过密闭管道送至料仓,厂区内部产生的除尘灰等粉料全部采用气力输送,实现无组织的全过程管控,并利用AI烟雾检测摄像头,实时监控转底炉区域各个逸尘点,一旦发现逸尘情况,系统会自动推送报警信息。在厂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循环利用,产生的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采用专用集水池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厂区绿化面积逾2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5%。
此项目将“打造集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于一体的先进数字化工厂”作为导向,从物料管理数字化、生产控制集成化、设施点检标准化、安全环保智能化、成本管理信息化、3D劳动机器化等方面进行设计建设。智能化装备配置齐全,作业效率高,在搭建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引入BIM、VR、5G等新兴技术。此项目是目前同行业中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转底炉,并于2020年荣获“中国智能标杆工厂”称号。
此项目是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10月发布的全国首批50个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张家港基地”的一大重要工程,是实现冶金尘泥无害化和锌铁固废资源化以及企业固废不出厂的重要环保措施,更是永钢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转型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