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监管揪出“毒工厂” 上市公司环保信披亟待强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1  来源:中证网  浏览次数:230
核心提示:3月,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专项督察组对辉丰股份进行专项督查,发现公司存在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规转移和贮存危险废物、长期偷排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构成严重环境安全隐患。《通知》要求公司除环保车间外,其他生产车间实施停产整治,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生产车间复产必须验收合格,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恢复生产
       近期环保督查持续发力,辉丰股份、*ST三维等公司的环保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多地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排查整治工作,江苏的连云港和盐城两地相关工业园区出现全面停产排查,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环保问题,很多上市公司视为“家丑”,存在避重就轻甚至隐瞒行为。不过,这种情况未来将改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4月表示,争取2020年底对所有上市公司要求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专家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办法,将环境责任和法人信用体系挂钩,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多家上市公司涉及临时停产
 
       辉丰股份5月1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5月9日收到盐城市大丰区环境保护局的《实施停产整治的通知》。3月,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专项督察组对辉丰股份进行专项督查,发现公司存在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规转移和贮存危险废物、长期偷排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构成严重环境安全隐患。《通知》要求公司除环保车间外,其他生产车间实施停产整治,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生产车间复产必须验收合格,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恢复生产。
 
       辉丰股份所在区域其他企业也出现了环保问题。南京化纤5月8日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江苏金羚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对盐城市大丰区华丰工业园区及园区内所有化工企业全面停产排查整治环保问题的要求而临时停产。
 
       辉丰股份多家子公司亦被责令临时停产。辉丰股份5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华通化学、嘉隆化工和致诚化工4月28日收到灌南县人民政府《告知书》,根据省市政府关于灌河口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精神要求,要求园区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上述子公司均已停产并开展自查,及时整改。辉丰股份表示,因暂无法预计准确的复产时间,以上子公司的停产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与灌南县相邻的灌云县也正在排查化工园区企业,有上市公司被临时停产。盐城市响水生态化工园区也有涉及临时停产的上市公司。山西、安徽近期也有上市公司因环保问题被责令停产。
 
       推进环保信息强制信披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形成了很强的历史惯性。上市公司往往是各地的经济支柱、纳税大户。大量的排污行为被抓的概率较低,惩罚力度较弱。”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说。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监管部门已有一套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但强制性规范尚待健全。
 
       根据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小组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2017中期综合报告)》,对170家上市公司2015年度报告等信息的分析显示,环境信息披露的平均分为39.67分,远未达到及格线。
 
       “现在还没有关于环保信披的专门规定,所以实践中有些环保问题虽然处罚金额不高,但问题可能很严重,如不改正可能会导致被责令停产整顿。但因为罚款金额未达到上市公司日常信披要求,故上市公司未予披露,或避重就轻。”浙江高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志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未来需要建立具体、细致的环保信披制度,让投资者了解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环保要求,上市公司则需披露定期公告、环保风险预警公告以及临时环保事件公告。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力度,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建议,应及时修改证券法,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并在钢铁、化工、水泥等重大污染源企业先试先行。发生环境污染后,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宁愿选择被罚款,也不愿意解决实际环保问题,更不愿意公开披露。所以,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环保违法违规成本,要让“环境风险”转换为“财务风险”。
 
       薛涛认为,实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是大趋势,正在分阶段推进,需配套加快推进整个环境监管制度建设。应通过一轮一轮的环保督查,改变整个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部级或省级挂牌督办,督促地方政府整治到位。再通过后续的约谈、专项督察、严肃严厉追责问责等措施,将地方政府及和相关部门责任压实。
 
       证券监管部门持续发力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2017年6月,证监会与环保部签署《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2017年12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进行了统一修订,明确要求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要强制披露排污信息等,其他公司执行“不披露就解释”原则。
 
       对于近期发生的上市公司环保违规事件,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行为,努力推动上市公司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
 
       4月21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时表示,目前主要对被国家规定为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强制性的环保信息披露要求,目标是到2020年底对所有上市公司都强制性要求披露环境信息。
 
       中证金融研究院表示,正在牵头建立上市公司强制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将包括环境保护、适应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利用等三方面。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