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危废处理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刘源  浏览次数:204
核心提示:2013年新环保法出台后,危废行业走向风口浪尖。伴随“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和土十条等法规政策的出台,危废产业发展持续升温。我国危废产量巨大,而危废行业的规模仍有相当的拓展空间,处理能力提升空间巨大,或将释放千亿市场空间。

2013年新环保法出台后,危废行业走向风口浪尖。伴随“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和土十条等法规政策的出台,危废产业发展持续升温。我国危废产量巨大,而危废行业的规模仍有相当的拓展空间,处理能力提升空间巨大,或将释放千亿市场空间。

我国危废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大量危废并没有进入正规处理处置市场。“十三五”期间,随着危险废物范围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监管力度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增量危废进入市场,也将促使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迈向有序、高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我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巨大。据推测,全国危废的实际产量可能高达1亿吨。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有效危废处理能力仅为15%左右,产能供需求缺口巨大。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危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整理

从全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的分布来看,我国危废处理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这一区域经济发达,危废产生量较大,西北地区由于经济交通欠发达,青海、贵州等省份目前还没有集中填埋设施,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总体而言,目前,虽然经营单位数量增加,但我国危废行业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9%的危废处理企业为民营企业,全国2000多家危废处理企业平均处理规模仅为2万吨,大部分为年处理能力1万吨以下的小企业。

此外,我国危险废物管理还存在几大问题。一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问题突出。我国仍有大量危险废物游离于监管之外,去向不明。二是全过程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危险废物的贮存、收集环节“盲点”和“堵点”缺陷较多。三是危险废物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严重缺乏。

显然,我国危废处理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不过市场仍有大片土地等待开荒,无论是龙头企业,跨界资本还是“小而美”都有望继续分割剩余过半的“蛋糕”。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