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入汛以来,暴雨过程南北并发,中小河流超警频繁,台风登陆明显偏早,局部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汛期危险废物的管理,严防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成为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重要课题。
提高认识,确保环境安全
汛期危险废物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高度重视汛期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领导,细化职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健全危险废物防汛责任制度,逐级把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保证人员、物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
结合实际,对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设施设备及安全应急设备进行全面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维修更换,并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确保万无一失。
收集。及时清理、收集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特性分类进行收集和转运,并在现场设置作业界限标志和警示牌。危险废物应集中堆放,确保危险废物包装无破损、防渗、防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尤其是防雨措施。
运输。对转移的危险废物,接收单位、运输车辆必须有危险废物经营相关资质,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关注道路安全,防范危险废物污染风险,确保环境安全。
贮存。对贮存的废物,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将危险废物置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禁止露天存放,并安排专人管理,落实汛期检查责任,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液体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安全围堰完好无损,雨水收集池和径流疏导系统要畅通无阻严禁将污染物混入雨水中向环境排放。
处置设施设备和安全应急设备。全面排查处置设施、监测设备、安全和应急设备,以及运行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池、应急阀等设施设置,消除隐患。如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并对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进行校正和维护。
减少贮存,降低环境风险
尽量减少危险废物的贮存量,降低环境风险。对需暂存的废物,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将危险废物置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禁止露天存放,并安排专人管理。同时,保证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安全围堰完好无损,雨水收集池和径流疏导系统要畅通无阻,严禁将污染物混入雨水中向环境排放。
强化值班,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汛期值班巡查,组建抢险救援队伍,确保联络畅通,进行防汛演练。参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及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环境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向所在区县环保局备案。如遇大雨或汛情等紧急情况,主要负责人和防汛人员要立即到位,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实施应急抢险,并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严防危险废物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