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全过程监管与社会共治并进!镇江立法破解工业固废管理顽疾丨严打固废非法倾倒处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中国环境  浏览次数:2
核心提示:《镇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近日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8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悉,镇江是江苏省内

《镇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近日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8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悉,镇江是江苏省内继徐州、宿迁之后,第三个出台工业固体废物专项地方立法的设区市。

出台有因:长江之畔的紧迫需求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市,拥有293公里长江岸线,分布着多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省级重要湿地,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守护长江下游生态安全的关键节点。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镇江市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

镇江市法规标准与科技处处长张琦介绍:“自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后,赋予了设区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权。既要管好本地工业固体废物,又要防止‘外来垃圾’入侵,镇江市确实有立法的迫切需求。”

镇江丘陵地貌与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其成为跨区域非法倾倒事件的高风险区。加之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大、行业集中,处理难题日益凸显。镇江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陈嵘补充道:“镇江市工业固废监管存在现实困境——部门职责边界不够清晰,资源化利用技术储备不足,急需通过立法理顺机制、补齐短板。”

在此背景下,镇江自2023年启动立法程序,在市人大指导、市政府推动及多部门协同下,历经两年深入调研、编撰、征求意见与审查,最终形成共22条的《规定》。该法规不仅明确了各级政府与部门职责,更对工业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到利用处置的全过程提出具体要求。

制度亮点:全过程监管与社会共治并进

作为一部深度结合地方实际的重要法规,该《规定》以细化上位法、创新机制设计为核心,其突出亮点体现在“全过程监管”与“社会共治”双轮驱动。

一是跨区域联防联治,全过程监管成型。《规定》以立法形式确立工业固体废物“全程监管”原则,明确提出构建跨部门“执法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涉嫌犯罪的行为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通报检察机关。

值得关注的是,镇江市借鉴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治理经验,在《规定》第六条明确“市人民政府可与相关城市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跨区域安全处置。据陈嵘介绍:“长三角地区产业互补优势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为跨区域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提供了良好条件。以实践为例,我们曾引导本地企业将废盐、废渣等工业危险废物转运至无锡、泰州等周边综合利用处置能力更强、技术更先进的地区,此举既帮助企业节约了处置成本,也有效提升了资源化利用效率。”

针对小微产废单位面临的收集难、成本高、管理风险大等问题,《规定》要求市政府统筹推进专业化收集贮存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县区范围内“就近收集”。“小微企业产生的固废种类多,数量少。固废处置价格单价高,贮存要求严格。企业自行处理成本很高。”张琦介绍,“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集中服务,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合规、经济、安全地管理固废。”

二是社会共治纳入法治框架,公众监督实现多元化。《规定》创新性地将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纳入城乡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明确村(居)民委员会的法定协助职责,并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监督。目前,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首页已常态化设置了“固体废物有奖举报”专栏,方便社会公众随时反映问题。

三是评估机制与信息公开双轨运行,执法全程透明可溯。依据《规定》,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评估机制,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既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也保障公众知情权。镇江市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吴魁华表示:“我们将对涉危险废物的相关企业实施从产生到处置的全流程规范化评估,及时反馈结果、提供技术帮扶,并持续跟踪整改,实现‘监管—服务—优化’良性循环。”

《规定》还明确要求将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纳入年度执法计划,公开执法结果并接受社会监督,以程序公开和执法文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规定》第四条首次在江苏省设区市立法中明确提出推进“无废城市”和“无废园区”建设。张琦表示:“立法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使我们能在完成省定目标的基础上,交出更扎实、令人满意的镇江答卷。”

《规定》一经出台,镇江市迅速围绕《规定》开展普法宣传。过去,由于缺乏专门的地方性法规进行细化落实,部门及区域固体废物管理职责未能有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工业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高发多发,成为区域环境风险的突出短板。“市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等资料5000余份,并通过公示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张琦说,“我们教育引导企业负责人及固体废物经营运输单位从业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企业先懂法,才能更好地履行主体责任。”

执法保障:专项行动打响实施“第一仗”

《镇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已于8月1日正式施行。为确保这一新规有效落地,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为期6个月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全面打响依法治理工业固体废物的“第一仗”。

本次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固体废物管理的关键薄弱环节,重点围绕四大方面开展严格核查:一是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电子转移联单、跨省转移备案及管理台账是否规范落实;二是许可手续完备性,检查相关项目是否依法完成环评并取得排污许可证;三是资质审核落实情况,重点核查企业委托的运输和处置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废单位是否尽到审核责任;四是违法倾倒处置行为,严厉打击以“副产品”为名非法处置、随意堆放、遗撒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

此次检查行动强调跨部门协同。镇江将建立起日常巡查和联合执法机制,生态环境、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形成合力,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逐一通报、督办整改,确保件件有落实。

值得关注的是,镇江市将对市际毗邻区域、偏僻河道沟渠、废弃矿山宕口等重点区域和关键路段进行全面排查,逐项建立整治清单,坚决遏制固体废物违法处置现象的“回潮”。

根据安排,2026年,镇江市还将组织开展“回头看”专项督查,评估《规定》落实成效,并将实践中卓有成效的措施与方法转化为常态化制度,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走向纵深、实现长效。

随着此次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正式启动,镇江正以制度创新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积极筑牢长江下游生态屏障,也为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贡献具有示范意义的“镇江经验”。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