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 正文
 

“违法乱排污的糊涂事,绝对不会干了” 重庆五分院:开展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30  来源:检察日报  浏览次数:179
核心提示:图为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联合永川区检察院检察官对李某的企业进行现场回访。我们厂3月份就已经顺利复工复产了,销售情况也在陆
 

 图为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联合永川区检察院检察官对李某的企业进行现场回访。
 

“我们厂3月份就已经顺利复工复产了,销售情况也在陆续恢复中……吃一堑长一智,请检察官放心,违法乱排污的糊涂事,绝对不会干了。”近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联合永川区检察院对一起宣判不久的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回头看”,了解涉案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谈到之前的违法行为时,涉案企业负责人李某后悔不已。

2012年,李某在永川区某镇的山区里独资建立了一家防水材料厂,主要生产普通防水材料。2018年上半年,在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情况下,他曾分8次购买了多达8万元的废机油用于生产自粘防水材料。生产过程中,该厂陆续产生了大量油水混合物的废渣。

这么多废渣怎么处理?李某自作聪明地动了歪脑筋。2018年8月,为图省事,李某安排工人在厂区外挖了一个没做硬化的土坑,将那些废渣堆放在里面。土坑未采取防渗漏措施,有害物质自然渗透进周围的土壤里。

可让李某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不仅造成周边土壤环境污染,也给自己带来了法律的惩罚。2018年9月,根据村民的举报,永川区环保局、公安局等部门执法人员在李某的防水材料厂查获了未使用的废机油1780公斤,并在厂外土坑里提取到大量黑色油水混合物。

经重庆市永川区辐射放射及危废管理站证明,现场查获的废机油和油水混合物均为危险废物。2019年9月,根据检察机关的指控,法院一审以污染环境罪判处李某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除了受到刑事处罚,当事人还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修复和弥补。”重庆市永川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吴军说,他掌握到这一案件线索后,多次前往防水材料厂所在的山区实地调查,初步判断防水材料厂倾倒废油污染环境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便向重庆五分院汇报并移送了案件线索。

2019年8月,该案立案后,重庆五分院检察四部副主任梁琴正式着手展开调查。经调查核实,该防水材料厂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污染面积及受损土壤方量较大,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

同时,经委托,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案作出了一份详细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证明了生态环境损害事实成立。“土壤污染与土坑存放油水混合物行为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受损土壤为335.7立方米,生态环境损害的量化数额为37.98万元。”

“请求判令两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37.98万元,鉴定评估费5万余元,并公开赔礼道歉。”2019年10月17日,经诉前公告程序,在没有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形下,重庆五分院依法将防水材料厂、李某诉至法院。

2019年12月底,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对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全部支持,同时考虑到防水材料厂作为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履行中存在困难,加之被告人李某经此案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正确的认知,遂判决防水材料厂在两年时间内分四次缴付费用。

在该案办理过程中,重庆检法两单位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角度,创新环境修复费缴纳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了企业后续正常经营。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整改效果如何?检察官决定开展一次“回头看”。

“李厂长,上次在电话里说厂子已经复产,现在情况怎么样?”已经打过多次交道的梁琴问道。李某介绍说,虽然企业效益受疫情影响不小,但他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有信心的。

检察官来到厂房外的案发现场勘查,放眼望去,只见原来用来堆放有毒废物的土坑已经被一片绿油油的植被所取代,周边的环境正在恢复之中。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