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危废管理现状
中国危险废物管理框架

危废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危废管理形式严峻,危废污染案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废规范化管理趋势
《“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强调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与环境执法工作相衔接,有条件的地方可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
2019年对危废企业实行排污可证制度,对危废进行科学化、专业化、定量化管理,遵循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管理的总的原则、细化产污、治污、排污生命周期管理。
一些重点行业的危废种类
化工行业(包括制药、农药等)
工艺往往复杂,通常包括反应、分离、提纯等步骤,涉及反应、萃取、结晶、离心/过滤、压滤、蒸馏/精馏、废气吸收、物料干燥、废水处理等操作,每个操作环节都可能产生危险废物。因此,相关行业常产生蒸馏残渣、废溶剂、废酸碱、废包装物、沾染物、废活性炭、母液、过期试剂、不合格产品、废水处理污泥、废催化剂等多种类型危险废物。
有色冶炼行业
通常有烟尘、冶炼渣等。个别涉及深加工的可能还涉及乳化液、废矿物油、废酸。
如铜冶炼涉及的白烟尘、铅滤饼等。
黄铁矿制硫酸,涉及的含砷废渣。
从铜块生产铜杆、铜线时产生的废乳化液等。
表面处理时产生的废酸。
电镀行业
电镀槽渣、电镀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某些时候还有废酸碱等。
机械加工行业
废矿物油,如涉及表面喷涂还会产生废漆渣、磷化渣、可能还涉及废酸碱等。
电子线路板制造行业
废蚀刻液、废胶片、废碱、边角废料等。
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
铅尘、铅泥、废酸、废蓄电池等。
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焚烧行业
飞灰
危险废物(非医疗)焚烧行业
飞灰、炉渣。
家电拆解单位
锥玻璃、废线路板、荧光粉、氟利昂、废油等。
各阶段常见问题
杨亮主任介绍,通过对三十多家涉危险废物企业规范化管理单位进行后评估诊断,发现企业在危废管理各阶段中存在很多问题。
环评阶段
常见的环评问题包括将危废草率列为副产品,将危废量做小甚至规避,编造危险废物有自行利用途径等。
申报、实际产生阶段
企业称环评有误,或称进行了技改,或自行委托进行分析。
贮存阶段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不符合相关要求。
外包装破损、混堆,标识不全,超期贮存。
种类数量与台账不吻合。
危废转移环节
转移前无相关转移计划审批,联单制度执行不到位,无有效期内的处置合同,交由无相关资质单位处置。
台账混乱、不真实。
危废的利用、处置环节
环保手续不全,无相关环评、审批及环保验收手续,对污染物排放未进行相关监测。非法处置,非法转移倾倒。
对企业的建议
台账资料齐全
好的台账是精准督查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反映。好的台账要说的准、说的全、说的清。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需要的资料包括:管理计划、申报登记、贮存台账、转移台账、联单保存、应急预案以及变更说明等。

相关技术材料要全
环评要准确。工艺变更、技术的改进导致的产废环节、产污量的变化;母液、废料的套用;溶剂回收等必须要有环评的支撑,或环保部门书面认可的变更材料。生产量的变化导致产废变化的,需有生产报表等材料的支撑。
如实申报各类危险废物
危废申报登记是危险废物管理起点和宏观决策的基础,也是做好危废管理的基础。不重视危废申报登记,也是我国目前危废管理基础差、监管难、违规处置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现场符合要求、处置规范
近几年来,各级环保部门大力推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有了相对固定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但是很多企业厂区原料、废料、中间体堆存混乱,无法准确区分厂区内混乱堆存的是否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应交给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置,经营单位应规范处置各类危险废物。